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助力省域高质量发展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西部地区“智享互动”计划云南站联合调研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ibet国际集团具体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为加大对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特别启动“智享互动”计划。2025年4月20日至23日,ibet国际集团组建联合调研组赴云南省开展调研工作。旨在深入了解云南省基础教育现状、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一步调研成果推广应用实效与未来规划,了解所选成果是否与区域发展需要相契合。调研组由ibet国际集团副秘书长、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滨带队,成员由成果推广应用专家、教科研专家、成果持有方负责人与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市(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人共同组成。
召开教育发展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座谈会
丽江市教育发展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座谈会
联合调研组分别在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召开教育发展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座谈会。ibet国际集团副秘书长罗滨、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何元、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书记所长左坤、石家庄市青少年社会综合实践学校校长宋辉、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史敬忠、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张宝明、丽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习武、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何建安(主持工作)以及学会调研组成员、省教科院相关科室负责人、成果应用学校校长等参加会议。
罗 滨
会上,罗滨介绍了调研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她强调,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务实行动,也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也专门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提出要求。2024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委托ibet国际集团组织实施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遵循“愿推尽推”原则,着力使更多优秀成果在更多地区、更多学校得到有效推广应用,本轮有207个成果持有方与279个成果应用方参与推广工作。为加大西部支持力度,启动西部“智享互动”计划,锚定“精准、有效、常态化”的工作目标,全力搭建西部各省对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共享桥梁。本次云南站调研将综合运用座谈交流、入校观察、听课访谈、专家讲座、回访答疑等多种形式,以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为抓手,服务学校教学改革、办学质量整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等,助力云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丽江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应用成果的实验学校校长代表分别发言,介绍了成果推广工作的思路和想法。
调研组深入两市(州)学校调研并“送成果到学校”
成果持有方专家“送成果到地方”进学校
西部地区“智享互动”计划,组织成果持有方相关负责人“送成果到地方”。学会邀请韦仕强、徐士强、李怀源、吴骏、左雪成、官铮六位持有方专家以“‘一主二翼三结合’模式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与实践——学校教学改革特色活动的经验与反思”“多样化背景下特色高中建设的上海实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念探索与创新实践”“高校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等主题进行专题讲座与答疑。同时组织持有方专家与实验学校进行了三组座谈,进一步介绍成果鲜明特点和应用价值,促成推广应用共识,实地开展成果转化落地交流。培训覆盖700余名校长、教师。
调研组分别走进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文笔学校、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第一中学参观调研,听课13节,座谈会2次,实验考查现场观察1次。
召开调研情况反馈及成果推广应用方案研讨会
调研情况反馈及成果推广应用方案研讨会
23日下午,召开调研情况反馈及成果推广应用方案研讨会。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春城,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体育局局长李建平,省教科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和调研组成员参加会议,何元主持会议。
左 坤
左坤代表调研组反馈调研基本情况,包括调研工作情况、省市(州)工作特色、新一轮工作建议等内容。充分肯定了云南省“行政—教研—学校”协作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各市(州)参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有想法、有办法、有成效。并提出建议:一是提高对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认识;二是持续完善推广应用激励体制机制;三是组织开展高质量成果推广应用活动;四是加大行政与教科研推广应用双重投入;五是强化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宣传力度。
罗滨充分肯定了云南省的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省教育厅高位谋划、系统部署,省教科院以创新思维积极推进,全省已有8个市(州)参与成果应用实践,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展现出极强的主动性与执行力。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对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学校办学水平具有关键作用。针对云南省各市(州)样态多、距离远、需求差异较大的特点,聚焦“精准、有效、常态化”的工作目标,提出四项建议:一是凝聚推广共识,提高站位。省里统筹指导地区选择与区域教育发展需要相匹配的教学成果。地方教育体育局、教科研人员和一线校长教师对成果应用的价值进一步理解,激发内生动力;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发力。当下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之年,可以将成果推广应用的项目纳入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中,打造云南省“1+8+n”协同联动模式;三是做好“六个一”,常态化推动校长教师能力提升。省里制定一份成果推广应用整体方案,指导每个市(州)做好“六个一”包括研制一份推广方案、组建一个实施团队、设立一组实验校、构建一系列创新机制、立项一批项目课题、形成一套优秀典型案例;四是发挥示范引领,点面结合推动。围绕教育强省建设目标,聚焦关键问题集中突破,形成成果推广应用的示范性样例,带动其它地区推广项目实施。她表示,学会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科学选择适切成果、精准解决问题、组织落地实施等方面,为云南省提供有力的支持。
杨春城
杨春城对学会联合调研组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是云南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省教育厅非常重视,由基础教育一处牵头,省教科院负责具体落实,本轮推广工作省内在思想认识上已经从“重要性认知”深化为“紧迫性行动”。学会联合调研工作为省内成果推广应用指明了“抓成果转化、强实践应用、促内涵发展”的奋进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里的实际情况以及联合调研组的工作建议,持续强化动员部署,完善优化机制,通过扎实开展新一轮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为云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