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et国际集团

图片
作者:ibet国际集团 来源:ibet国际集团

钟秉林: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 在第二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上的讲话

         (2013年5月13日)

              钟秉林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ibet国际集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山东省教育厅、聊城市教育局、山东省茌平县政府和杜郎口中学为开好这次中国农村教育论坛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针对本次论坛的主题“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杜郎口经验的新启示”,我讲几点体会: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我们要深入理解其实质。

       第一,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质量和公平问题更加凸显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高考录取率超过75%,“上学难”的问题得到根本缓解,入学机会已不再是社会稀缺资源,中国已经在规模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

       与此同时,“上好学校难”的矛盾愈加凸显,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更加迫切。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并由此引发了培养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广遭社会诟病的办班热、辅导热、择校风、条子生、考试移民、考试舞弊等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之一,是学生和家长对于好学校、好教师的认可和追求,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和非理性竞争。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和举办者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质量和公平问题高度关注,新闻媒体和公共问责的重点也指向了人才培养、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第二,拓展优质教育资源需要遵循规律,长期积累

       缓解教育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但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其特点之一就是需要长期积累。经费充足、规划得当,硬件条件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学校重视、努力探索,软件管理水平也可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得到提升。但是,仅有软硬件条件的改善还远不足以办好一所高水平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优良办学传统、校风学风、学校文化以及鲜明办学特色的形成,都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社会的认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用钱堆砌,这就决定了这一矛盾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为了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题,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3个重大现实问题:一是在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努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在提高教育质量的长期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促进入学机会均等;三是不断增强中国教育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尤其是提高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显然,教育发展重心的调整必然导致我国教育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到2020年,我国将会实现从学前三年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阶段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也将进入大众化教育的中后期阶段,部分省市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工作重心和精力放到提高质量上来,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我想特别强调指出的是,要推进优质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核心问题在于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更谈不上教育强国梦的实现。

       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点是更新观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一,教育思想的变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导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校舍、场地、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学资源等办学条件建设。其次,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最后,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就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现状来说,阻碍素质教育实施和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学模式陈旧落后。多年以来,一大批通过教学改革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典型案例表明,在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因为教育思想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把教育思想变革摆在突出位置,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以提高全面素质为核心的多样化的质量观、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的教学观、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科学的业绩观,鼓励校长和教师大胆探索,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在正确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办好学校,培养好学生。

       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课堂教学领域里,大多仍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习惯于传递接受式或讲授练习式课堂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既沿袭了中国几千年来诵读经书以机械记忆为主要手段的苦教苦学传统,又继承了原苏联的以知识训练为主线的凯洛夫教学思想,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自学,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分数提高而轻素质养成,从而导致了教学主体错位,忽视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选择权利,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个性特长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评价老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高分和选优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而不能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教学班级。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不断加重,有些地方的“减负令”形同虚设;受高考、中考指挥棒左右,国家的课程标准得不到全面实施,学校的教学计划得不到全面落实。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在教学模式变革创新上尚未取得全局性的重大突破,不论城镇还是农村,仍然习惯于沿袭传统的教育思想,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年以来,应试教育的痼疾之所以久治不愈,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之所以降不下来,素质教育之所以落实不了,关键问题在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必须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这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上,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放在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上。要总结多年来我国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典型经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使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取得全局性和实质性的突破。

       三、杜郎口中学在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上的新启示

       第一,从国内外课堂教学模式的演进看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贡献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任何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都会在课堂上反映出来。纵观世界教育发展史,捷克ibet国际集团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德国ibet国际集团赫尔巴特提出了课堂教学阶段论和四阶段教学模式,他的学生莱因又将其改造为五阶段教学模式,后经凯洛夫等人加以改造后传入我国,形成了所谓“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即控制课堂教学的5个主要步骤: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与中国几千年以来经典诵读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进一步演化成所谓“讲授练习式”教学模式,教师课堂上满堂灌,大题量训练,课后布置大量作业,用题海战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激励师生苦教苦学的手段和机制。

       在美国,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即“诊断性评价—集体教学—形成性测验—达标测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在美国各地兴起了“翻转课堂”,即与传统的白天在教室上课、晚上在家做作业相反,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

       就整体而言,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模式变革呈现出几个基本趋势:一是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主,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二是从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三是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模式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实验校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改革成效。

       杜郎口中学坚持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制度建设和教学组织改革入手,大胆尝试,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变革创新,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导学”能力的提升,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大幅度改善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和鲜明特色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探索,杜郎口教学模式特征突出,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可以归纳为“四个突破”和“四个转变”: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和课程改革,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师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突破,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和活动的主角。   

       二是践行现代教学观,通过教学组织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实现了突破,实现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养成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是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通过机制创新和教学改革,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机制建设上实现了突破,强化了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展示,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知识掌握扎实,能力和素质明显提升。

       四是坚持科学的质量观,通过质量标准的优化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教学评价上实现了突破,实现了以评价教师的讲为主转变为以评价学生的学为主,素质教育得到了切实落实。

       第三,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启示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一种全新的课堂。对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美国叫“翻转课堂”,台湾地区叫“未来教室”或“智慧课堂”,内地叫“有效课堂”或“高效课堂”。可以将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悖的课堂教学模式统称为“新课堂”,“新课堂”可以有多种模式,但本质上必须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课堂。总结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的核心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学生的依赖性和教师的包办性是造成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局面的要害问题,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使孩子们乐学、会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二是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助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 教师的角色从教学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这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养成,有利于改善学习效率,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展示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成就欲,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与尊重,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是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创造的是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是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成绩的教育。 

       四、学习杜朗口中学经验,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学习杜郎口经验,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证,创造性地学习借鉴杜郎口经验。

       第一,要重视教育观念的变革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新理念和新思维,即所谓的观念创新。任何观念的创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在对传统进行价值反思和对现实审时度势基础上的灵活调整和应对,同时,又是在发扬传统和立足现实基础上的思想革命。教育观念不变革,只能学皮毛、学表象,不能学实质、学根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队伍,因为我们的教师队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必然要打破教师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旧的平衡。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和创新精神作为支撑,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作为先导,改革很难实质性推进。只有把观念变革与模式创新结合起来,反复试验,坚持探索,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要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核心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包括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所以成功,正是由于学校在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注重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全力保障培养条件,着力优化培养环境。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只是在程序和形式上下工夫,缺乏统筹协调和系统规划,忽略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三,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综合改革,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到教学组织,从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到评价方式,都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优化调整。如果不打破建立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上的旧的制度和机制,改革就会失去保障,往往会浅尝辄止,不可能取得成功。

       我长期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对于基础教育有了解,但不深入;有研究,但不系统;有观点,但不全面。上述观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启蒙性和基础性作用。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创新性人格特征的培育,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应具备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远大理想的树立,应该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学生在中学和小学教育阶段养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的综合素质、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学业水平、全面素质和工作后的成材潜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对中小学校长充满了敬意,对中小学教师充满了感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人人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人人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作出新的贡献。



ibet国际集团会长  钟秉林